博客年龄:14年10个月
访问:?
文章:5386篇

愚公移山故事的一点儿感想

分类:疯言疯语
2017-03-24 07:53 阅读(?)评论(0)

愚公移山故事的一点儿感想

 

愚公移山的故事,我们很多人都耳熟能详,故事的含义也多次被各种人引语,本篇文字只是个人的一点儿想法,仅仅为就事论事的胡说八道,绝无含沙射影之意,如果雷同的纯属巧合!

 

原文:

  太行、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万仞。本在冀州之南,河阳之北。

  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,面山而居。惩山北之塞,出入之迂也。聚室而谋曰:吾与汝毕力平险,指通豫南,达于汉阴,可乎?杂然相许。其妻献疑曰:以君之力,曾不能损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王屋何?且焉置土石?杂曰:投诸渤海之尾,隐土之北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,叩石垦壤,箕畚运于渤海之尾。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,始龀,跳往助之。寒暑易节,始一反焉。

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:甚矣,汝之不惠。以残年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北山愚公长息曰:汝心之固,固不可彻,曾不若孀妻弱子。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;子又生孙,孙又生子;子又有子,子又有孙;子子孙孙无穷匮也,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?河曲智叟亡以应。

操蛇之神闻之,惧其不已也,告之于帝。帝感其诚,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,一厝朔东,一厝雍南。自此,冀之南,汉之阴,无陇断焉。

 

文章复习好了,我来谈一点观点。

 

动机问题:

 

“惩山北之塞,出入之迂也。”就是说愚公先生穷,没有钱,宅邸住山沟北边,不是地处繁华距离车站仅几分钟的路程,来回走路绕远。挖山的动机不纯,经典的损人利己而已。为什么这样说?你也不想想,太行王屋二座大山是你家的吗?以山为生的不计其数,你把山挖走了,别人怎么样活?你不过是走路绕道,而别人却赖以为生。

 

可行性:

 

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?

  1.方七百里,高万仞山本身高大无比。

  2.“寒暑易节,始一反焉路途遥远。

  3.“北山愚公,年且九十”“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”“始龀,跳往助之人老又少。

  4.“叩石垦壤,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工具简陋。

 5.河曲智叟劝阻,讥笑。

这么多困难想一蹴而就显然是不可能的,愚公经典的语录:汝心之固,固不可彻,曾不若孀妻弱子。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;子又生孙,孙又生子;子又有子,子又有孙;子子孙孙无穷匮也,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?我们退一步想想,就你们天天没事挖山抬石头,怎么样生活?赚钱够吃饭不?不用脑子就可以知道,儿子能娶到老婆不?如果能熬到今天,一个计划生育一家一个孩子,你家还有几个人可以挖山的?

 

政策问题:

 

既然太行王屋不是愚公先生的,那么问题来了,你把山挖走了,有开采许可证吗?运输的设备符合安全吗?如果你把山挖没有了,那么抗日战争太行革命怎么进行?今日的王屋太行风景区是不是就消失了?

 

哲学观点:

 

我们讴歌赞美的愚公移山是一种执着。水滴石穿是一种执着,执着是锲而不舍的追寻,是百折不饶的探索,执着是热情的投入,是无私的付出。我们执着于友爱亲情,执着于理想追求!人生因执着而精彩,世界因执着而绚丽!

暂停一下:我忽然想起几个关于执着的成语来,比如:水滴石穿,绳锯木断,那螳臂当车算什么?蜉蝣撼树又是什么精神?别忘记了,一只小小的天牛就可以毁掉一个大树,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又是怎么样的精神呢?

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,人们只能通过幻想,借助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,这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,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。可是,我们现在人呢?记住一句经典:选择不对,努力白费。执着固然可贵,可是你怎么就知道你的执着不是对他人的伤害呢?

 

北山愚公者”──俗谓之愚者,未必非智也。可是,他的子孙现在哪里?这种执着的精神又发扬的怎么样呢?

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